标题图1
武夷学院探索————地方高校如何接地气?
2017-06-21 09:17 福建日报

  刚刚举办的“6·18”展会上,偏居闽北一隅的武夷学院有好几个项目签约:“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绕城高速BIM构建及应用”“武夷山大型菌物资源调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18’虚拟研究院茶产业分院”等。

  分析这些项目的特点,可以发现,它们与闽北的产业特色和地方建设息息相关。这也从一个角度印证了笔者前不久在武夷学院采访后的判断:一个地方高校该如何发展壮大?地方性、应用型是必由之路。

  “武夷学院以创建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示范校为抓手,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产业学院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武夷学院校长吴承祯表示。

  这话说得比较专业,形象点说,就是武夷学院位处闽北,那么办学上就要接地气,闽北有什么样的产业特色、文化底蕴,学校的专业设置就要相应配套,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

  为何要这样做?因为当前高校办学尤其是地方高校办学面临竞争压力,导致模式之变。本世纪以来,随着不少学校的新设、升格,高校在生源竞争上态势激烈,大有百舸争流之势;在此过程中,由于一些高校办学方向上求全,一哄而上开设热门专业,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困境。此时,如果地方高校还是延续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难以与知名高校竞争。此外,据测算,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2200万至3300万人。专家普遍认为,能够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必然会受到学生的青睐。

  所以,找准位置才能把握方向,定位清晰方可抓住特色。实际上,地方本科院校如若想在如今千帆竞发的高校竞争下占有一席之地,就要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

  比如说,前几个月的毕业实习季,武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太阳班”学生,就是到太阳电缆公司实习,有些就直接和公司签约了。相较于招收其他学校相关专业学生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这种由公司和高校合作办班的毕业生,可以实现和企业无缝对接。

  又如,旅游是武夷山乃至闽北的重要产业。武夷学院旅游学院就把精力专注于如何与产业对接。旅游学院的许亦善教授就经常带着学生参与闽北不少地方的旅游规划设计。他把这称为碎片累加式的实践教学,即在理论教学之外,通过参与一个个的旅游项目规划,使学生实现毕业即能上手。

  于是,我们能看到,武夷学院围绕闽北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圣农食品学院、太阳电缆学院、中旅学院、朱子学院、玉山健康管理学院、武夷茶学院等六大产业学院建设,并通过整合专业资源,跨学科构建了生态食品专业群、旅游养生专业群、生物资源利用专业群等六大应用型专业群。

  细细分析这些学院,其中的圣农和太阳电缆,是闽北著名支柱企业,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校应用型发展的路径之一;中旅学院、健康管理学院、茶学院,分别对应南平的旅游业、医疗养生业、茶产业,是适应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办学模式;朱子学院,与闽北作为朱子文化的重镇的地位相对应,是文化产业上的对接。

  从中我们能够总结出地方高校如何接地气的一些经验:充分了解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方向和需求,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学校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积极争取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的合作,注重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培养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及其比例,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据悉,武夷学院已出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试点实施方案》。正如吴承祯所言:“学校将着力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提升专业群内涵建设、丰富产业学院建设内涵、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深化科研协同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建成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才是地方高校的“主业”,如此必能实现“资源共用、人才共有、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