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乡村产业振兴
1.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做强做优做大武平百香果、武平象洞鸡、武平绿茶、武平灵芝、武平蜂蜜、武平富贵籽等优势特色产业,依托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民创业示范基地项目、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等,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加快形成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集科技创新、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坚持抓龙头、建基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资源禀赋,鼓励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一批“农字号”特色小镇、村庄。加快武平象洞鸡冷链物流及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实现农林产品加工提质增效。
2.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立足全国林改第一县的优势,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发展以林药、林菌、林花等林下种植和以林蜂、林蛙、林禽、林驯等林下养殖的立体生态林下种养模式,发展生态农业。2019年新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其中林下种植(林药、林菌)基地8个,林下养殖(林蛙、林蜂、林驯)基地7个,促进林农增收致富,保护好绿水青山,更好地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3.打造地标性农产品品牌。坚持品质提升,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开展农产品基地标准化建设,支持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60个以上,加快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两个监管信息平台推广应用,推进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销售,积极推动建设万亩出口食品、农产品备案基地,全力打造出口食品大县。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高质量、有口碑的“金字招牌”,重点打造百香果、象洞鸡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的注册和保护,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每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有效数3个以上。突出抓好“一鸡一果”地标性农产品,着力构建优质象洞鸡产品的武平“中央厨房”,塑造“武平味道”品牌。
4.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的应用,逐步实现育种、栽培、灌溉、施肥、用药、采摘等生产环节的精确化、信息化管理。建设现代农业智慧园、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探索环梁野山康养农业互联网特色小镇试点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省级试点工程,加快建设171个益农信息社,实现主要行政村基本覆盖。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布局,实现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
二、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5.提升乡村建设规划水平。坚持“五个留住”,落实“多规合一”,不断提升乡村建设规划水平。坚持留住“白”,坚决守住“三区四线” (即: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绿、蓝、紫、黄线),多保留功能性“空地”、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坚持留住“绿”,充分保护山体、林木、河流、湿地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保留和扩大自然生态空间;坚持留住“旧”,保护古镇、古宅、古树、古寺、古井等,实现古物重生,留住和唤起人们的乡愁;坚持留住“文”,把武平红色、客家方面的特色文化保留下来,加强农村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开发、利用,延续历史文脉,保存文化基因;坚持留住“魂”,充分体现村庄固有风貌、特色、肌理、样式,展示独特的乡村精神气质,保护好不同乡村的独特味道,形成类型多样、特点鲜明、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
6.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新建、提档、升级为重点,合理布局建设和改造农村公厕,健全公厕日常管理长效机制,将农村公厕纳入村庄日常保洁范围。2019年实施13座集镇公厕和17座村庄公厕,各乡村振兴示范点、美丽乡村公厕全覆盖。
7.提升污水垃圾治理水平。加快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积极探索建立奖励引导机制,加快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全面运行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因地制宜建设村庄污水处理设施,重点实施村庄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及尾水收集处理工程。2019年底,实现村庄三格化粪池全覆盖,实现全县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打包运营;全面加强农村水环境整治并纳入河长制管理,统筹推进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防治养殖业污染和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
8.实施乡容村貌提升行动。开展房前屋后整治和杆线规整,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打造美丽庭院;推进村庄绿化,开展村庄“四旁”(路旁、水旁、宅旁、村旁)绿化,建设村庄片林;提升集镇品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岩前新显小镇和十方物流小镇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城厢、中山等特色小镇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十镇百村”、“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村庄品牌创建活动,合力推进连线成片美丽乡村特色景观带建设。
9.实施农房整治行动。加快“空心房”整治,实施十方、岩前“空心房”整治试点镇,其余15个乡镇(街道)各完成1个试点村建设,要求各试点镇、村“空心房”整治率达70%以上;采取试点先行先期实施环梁野山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景观带、城市出入口周边、旅游村庄等重点区域的农房整治,通过“拆违”、“平改坡”和“立面改造提升”等分类处置方式整治既有农房,确保房屋安全和构件完整,改善居住功能,提升建筑风貌;严管新建住房,从规划审批、批后监管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切实提高农村建房品质。
三、打造乡村旅游示范
10.大力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结合全域旅游的发展,重点打造云礤、尧䘵、捷文、上湖等四个市县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将示范村建设成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窗口;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培育一批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发挥示范村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其它村促进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
11.培育优质景区景点。加快重点景区建设,梁野山景区加快创5A工作,重点完成仙女湖周边景观建设,完善标识标牌、游步道等基础设施,推进一批体验项目设施建设。按4A级景区标准推进千鹭湖、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业态培育和景区规范化管理。持续引导培育松花寨等一批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山庄,着力培育打造10个高星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和星级旅游经营单位。
12.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突出红色、生态、客家三大元素,打造提升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一是以梁山书院(毛泽东旧居)为中心,辐射文博园、刘亚楼将军故居、林默涵故居、象洞张天堂(中共武平临时县委旧址)、高书村红军入闽第一村等红色景点,形成“不忘初心˙红色之旅”路线;二是以梁野山为核心,整合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千鹭湖湿地公园)、捷文村(全国林改策源地)、平桥翠柳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生成“天然氧吧˙生态之旅”路线;三是以客家文化为纽带,串联狮岩景区(道南楼、崇山居、客家围屋)、兴贤坊、文博园、西山等客属特色景点,串成“千年古县˙客家之旅”路线。
四、强化组织保障水平
13.突出机制建设。建立“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县处级领导和部门挂钩乡村振兴的责任机制,着重加强示范村的建设的指导;建立重点工作督查推进机制,将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列入县委和县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并列入县对县直、县对乡镇(街道)绩效考核;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和重点工作跟踪落实制度,确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4.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土地流转、农房审批、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民政救助、法律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一站式”服务;整合优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和现有农村“六大员”职能、队伍、经费,在每个行政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代办,为村民提供党务、村务、社务等便利化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1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整合各级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集中集聚财力着力支持乡村振兴;加大财政投入,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鼓励各乡镇(街道)、村、各部门加大向上争取涉农专项资金力度,实现各级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统筹使用;各金融部门要创新农林金融服务机制,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
16.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加强乡村振兴用地、用林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资源要素支撑。加强用地保障,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旧村复垦,在生态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耕地。加强用林保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项目,优先安排林地定额指标,对涉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项目用林,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即到即审,一次性告知、限时补正,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17.实施人才振兴战略。引导机关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支持乡村振兴,从县直单位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到乡镇(街道)、村开展科技挂钩帮扶;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储备人才计划,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培养一批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鼓励大学生、返乡青年回乡创业,设立大学生、返乡青年回乡创业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专项补助;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深入实施“一人学一技”工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雨露计划”“春潮行动”等专项培训,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改进人才服务机制,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以刚性的制度、稳定的保障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18.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按照相关规定,对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乡镇(街道)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给予表扬,对受表扬的乡镇(街道)干部在干部选拨任用中优先考虑,对受表扬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在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招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时给予政策倾斜。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和村干部基本报酬,并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和长期扎根基层的工作人员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