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永安
标题图1
专家“点子”变田头“金子” ————永安市安砂镇成立三明市首家乡镇科技特派员服务站 
2020-06-23 09:42 福建日报

科技特派员华树妹(右一)指导村民种植水果玉米。


  炎炎夏日,永安市金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绍全在田头给记者算起了一笔增收账。

  山药套种玉米,每亩可以增收1000元以上;搭建爬藤网,增强了抗倒伏能力,相比于原来大量使用竹扦,每亩可降低材料、人工成本600元以上;山药套管栽培,省工省力,病虫害少,品相好。

  “原来整个安砂小叶薯都快‘灭绝’了,没想到专家一来,救活了不说,还玩出了不少新花样。”邱绍全感慨道,以前大家都觉得种田靠经验,现在大家一致认为,种田还是要靠技术。

  变化源于安砂镇与一个科技特派员团队的结缘。

  安砂小叶薯又名淮山,在安砂镇栽培历史悠久,是当地优良特色品种,然而,历经多年种植后,出现种性退化、表皮“生锈”,导致产量降低、商品性差。

  2017年,三明市农科院旱作所副所长华树妹与同事陈芝华、李丽红在得知了安砂小叶薯的困境后,便经常来到安砂,将之作为课题进行攻关。

  解决的办法是组培复壮,在改善上述问题的同时,经测算,产量提高18%左右。华树妹告诉记者,在长期的田间实践中,他们发现,安砂小叶薯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原来的小叶薯生长需要大量使用竹子,坏了就要换,专家组通过试验,引进了爬藤网取代竹扦,就省下了一大笔材料和人工费。加上套管栽培技术的引进,种植多年的安砂小叶薯增添许多科技味,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又回来了。

  这些新技术集成于安砂镇水南村的农作物新品种试种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水南村党支部书记陈和康说,针对大叶薯加工干片容易褐化的问题,引进了阳明山山药,其抗病虫,产量稳定,肉质白、不氧化,很适合用来加工制作干片;利用爬藤网下的空间,种植双色水果玉米,亩均增收千元……

  “一线有我们在实验室里想不出来的太多新课题。”看到农民的笑脸,华树妹和同事们倍感欣慰。华树妹说,在安砂镇指导农民种植期间,发现村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很强烈,她们便开始尝试把更多“黑科技”用在安砂,而套种玉米、蔬菜等也改变农户过去比较单一的种植结构。

  农民看得见、学得会,专家“点子”在这里变成农民口袋里实实在在的“金子”。

  安砂镇镇长侯金达告诉记者,位于九龙溪畔的安砂镇是远近闻名的“菜篮子”,拥有“安砂淮山”“安砂有机鱼”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抓稳“菜篮子”,就要全力把“特”变“强”,这一过程中,农业科技的武装尤为重要。

  为此,安砂镇在与华树妹团队签订“促进安砂镇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合作构架协议后,去年又与省农科院、三明市农科院、三明市经作站、三明市植保站等单位合作,成立三明市首家乡镇科技特派员服务站,13名科技特派员入驻,成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囊团”。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