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1
考上厦大前,这位“创校校长”了解一下!
2020-07-07 10:54

2020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厦门大学迎来九九华诞,这座即将百岁的高等学府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在美丽的厦门创办的的。

这么美丽的大学曾经也是小编心中向往的大学呢(PS.喜欢厦大或者想考进厦大的你们,欢迎留言评论),在此,小编提前祝愿三天后高考的童鞋们,金榜题名,考上心中的理想大学!

旗开得胜

建校九十九年以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为各个领域培养出了很多杰出人才,中国数学天才陈景润、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化学家卢嘉锡......他们都是厦大学子的杰出代表。

然不得不提的是,在厦大整整耕耘16载的校长——林文庆先生。

△2005年初,厦门大学建造了“文庆亭”表示对林文庆的纪念,亭上楹联为”禾山巍巍怀师德,鹭水泱泱见道心”。

△林文庆校长的塑像

林文庆,字梦琴,祖籍厦门。1921年4月,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邓萃英由于种种原因,上任不久后于5月间辞职,遂陈嘉庚邀请爱国华侨、“小福州”马来西亚诗巫的开拓者黄乃裳的长女女婿林文庆先生接任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为支持陈嘉庚兴学伟举,在受邀后随即辞去一切职务,陈嘉庚当年曾感慨地说:“林文庆在南洋之事业,如数十万元之家产,与任数大公司之主席,按年酬金以万数,可他为了厦大,将其全部放弃。”

掌舵厦大,建设中国“南方之强”

林文庆上任后,誓言要把厦门大学办成一所“活的非死的,真的非伪的,实的非虚的大学”。他亲自绘制了校徽,用《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四字作为厦大校训,激励厦大培养出“人人为仁人君子”的学子。

一方面大力招聘知名学者前来任教并参照欧美大学进行课程设置,一方面扩充校舍和教学设备,短短几年间,使得厦门的荒凉一角矗立起了一所闻名全国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厦大开学后,林文庆亲自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试,并将口试情况通报全省各公、私中学,对推动福建省外语教学起了积极作用。

但在1934年,厦大由于陈嘉庚的企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濒临关闭,而当年已65岁的林文庆只身南渡筹集20万元经费帮助厦大渡过难关,直到1937年厦大改为国立,林文庆才辞职回新加坡。

不仅行医济世,还不遗余力推广中华文化

林文庆自幼品学兼优,成为新加坡首位获得英女皇奖学金的华裔学生,进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深造,最终获得医学学士和外科硕士双重学位。而后于1893年到新加坡开办医院,医术精湛的他驰誉狮城。

但林文庆却很快转向推广中华文化,于1897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好学会”,向海外华侨传播传统文化。

他在英国留学时认识了孙中山先生,1906年林文庆率先加入孙中山先生在新加坡创办的同盟会,是孙中山的主要支持者,孙中山先生在南洋各地设立的阅报书社,便是受“中国好学会”的启发。

林文庆提倡不遗余力地推广国学,在任厦大校长期间兼任厦大国学研究院院长,他不仅从事儒家伦理的研究以及其它多方面的著述活动,还经常组织学校举办尊孔、祭孔活动,孔子的生日被列为重要节日,全校放假,"以示恭祝"。

翻译中国古代典籍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桥梁,林文庆先生于1929年完成中国文学奇珍《离骚》的英译,由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H·A·Giles)和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R·Tagore)作序出版,这本国内首部《离骚》英译本得到了中外学界的高度赞誉。1930年,他兼任上海出版的英文期刊《民族周刊》主编。他的主要著作有《从内部发生的中国危机》、《东方生活的悲剧》和《新的中国》等。

创办报刊和学校,成为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开拓者
一个被切断历史和传统的民族,就好比一棵被砍断的树,势将枯萎和衰落。——林文庆

林文庆出生于新加坡,在新加坡家喻户晓,在他逝世后,政府建了一条文庆路(Boon Keng Road)和文庆地铁站纪念他对新加坡做出的贡献。

1898年至1907年,林文庆参与创立了海峡华人公会、中华商务总会等一系列社团,并联合著名律师宋旺相创办《海峡华人杂志》。林文庆还与友人联合创办《天南新报》,提倡移风易俗,反对抽烟、号召剪辫子、倡导男女平等。

新加坡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华女子学校便是林文庆先生捐建的。林文庆是爱国华侨黄乃裳先生的长女女婿。林文庆与夫人黄瑞琼常到学校讲授华文课。由此,新加坡华文文学迅速发展起来。

想了解爱国华侨黄乃裳,请戳往期文章:让荒地变身“小福州”,你知道这位爱国侨领吗?

经商投资实业、社会活动广泛,陈嘉庚称他为“马来西亚树胶之父”

林文庆兴趣广泛,涉足多方面的活动,而且多有建树,1894年,林文庆先生组建马来西亚第一家橡胶种植有限公司,1896年,他与陈齐贤合作试种从南美洲引进的树胶,开办马来西亚第一家华人橡胶种植园,被陈嘉庚先生称为“马来西亚橡胶之父”。

△割胶的华人、马来人

抗战爆发后,新加坡成为海外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中心。年近古稀的林文庆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号召海外华侨为祖国抗战出力。

陈嘉庚先生用他的家国情怀兴学报效国家,而林文庆先生用他的感恩之举营造了厦大特有的人文环境,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感恩、开放、创新、和谐”的厦大人走出校园奉献社会,在新时代中,我们应该牢记老一辈先驱的爱国思想,让我们在未来的创新道路上不忘初心,感恩前行。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