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难忘寿宁>文化旅游
标题图1
逐渐被寿宁人所遗忘的老手艺~濒临失传
2020-07-24 11:08

       一副古朴的老花镜

  身披一条黑色外套

  手上制作着传统手工艺品--木杆秤

  他的名字叫何家成

  今年78岁

  制作木杆秤已经整整60年了

  何家成从18岁就开始学习木杆秤制作。白天坐在布满制作工具的桌子前,聚精会神地制作着木杆秤,一坐就是一天。手工木杆秤用料讲究,制作工序繁琐,对精细度的要求也极高。从刨光、整直、磨光、嵌铜再到最后的上染料、刨光亮,这之间要经过12道工序,整个过程不间断要2个小时。据何师傅介绍分度是制作最重要的一步,秤准不准就看这一步了。这嵌铜丝也讲究一股巧劲,孔钻大了,铜丝容易掉落,钻小了,铜丝嵌不进去秤星眼。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从一个手艺生涩的年轻小伙,到手上布满老茧经验丰富的老手艺人,制作木杆称成了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8年何师傅制作的木杆秤获得了寿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让何师傅的坚持有了些许慰藉。

  听何师傅说,他年轻的时候一天可以做5把,随着年纪的增长,手没那么灵活了,眼神也大不如前,现在他只能每天做1-2把。但即使制作的速度变慢了,何师傅一天也不停歇。

  何师傅谈到,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再赚什么钱,做这个也是希望这门手艺能够被看到被认可,也希望这门手艺能后继有人。

  随着电子秤的广泛使用,传统的木杆秤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制作手艺无人传承,就将濒临失传。

  但每一份传统技艺都是时代进步的见证者,不该被遗忘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都应该铭记和保护这些即将消逝的传统手工艺,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多一份历史的见证。

  木杆称相关阅读

  木杆秤〈称〉历史悠久,有杆秤,地秤,案秤,弹簧秤等多种。木杆秤有大有小,大到能秤重200kg〈长约200厘米多〉,小到中药房抓中草药的克数称〈长约30厘米〉。

  木杆秤由金属秤钩,前毫系〈用于手提〉秤大量,后毫系秤小量,毫星秤杆和称锤〈称砣〉组成,有的有秤盘。

  称物时,用称钩钩住所要称的物件,一手提号系,一手前后移动称砣系绳,直到左右平衡,称砣所在星号数就是所称物件之重量。(作者  林凯)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