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厦门首个华侨新村是它!被誉为岛内最后一块“诗意之地”
2020-08-14 15:07 闽声公众号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侨们回归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高涨,不少选择回国定居工作。

为了吸引侨汇及解决华侨归国居住问题,中国南方沿海兴起了建设“华侨新村”的高潮。那时几乎侨胞多的城市,都规划了“华侨新村”。

若问起厦门的华侨新村在哪?恐怕会难倒许多年轻人与新厦门人。

在百度地图上搜索“厦门 华侨新村”,弹出的只有位于同安竹坝华侨农场的华侨新村。而老厦门所指的华侨新村在中山公园西门外,它是一个藏在市中心的别墅小区,美得很低调。

▲厦门华侨新村早期宣传画(图片杨羽翔收藏,宣传文字节选自1960年《厦门日报》)

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发展厦门工业,市政府专门划拨用地,用于建造别墅供华侨归国居住。当时的华新路就是厦门首个华侨新村,成立于1956年的厦门市华侨新村筹建会(以下简称“筹建会”)从此专门协助华侨设计、建造别墅。

1957年起,“筹建会”陆续在华新路建造别墅31栋。此后,又在公园西路建造9栋别墅,在白鹤山西端建了7栋别墅。这总共47处别墅统称华侨新村,成为上世纪末归侨在厦最集中居住地之一。

▲上世纪50年代末的公园华侨新村(杨羽翔 收藏)

早期这里居住的是建国初期归国的华侨及侨眷,印尼爱国侨领洪载德、《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的家人等都是新村的第一批居民。

爱国华侨、曾任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会长的颜西岳正是当年“筹建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52年携子女回厦后,他曾和家人在华新路老别墅居住过。

据颜西岳的儿子颜达成回忆,当年政府缺少外汇,专门划拨用地为华侨建房,许多华侨得知后,毅然把国外的房子、车子都卖了,携家回厦,一心一意要为厦门的建设出一份力。

“大家互相告知,争先回来,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国外是邻居的华侨回到厦门华侨新村,又成了邻居。”颜达成说。

▲上世纪50年代末的白鹤山华侨新村(杨羽翔 收藏)

连续4届担任开元街道侨联主席的林鲁民也是归国华侨。他说,当年的华新路老别墅群十分幽静,许多庭院里种满了各色花果,炮仗花、石榴、番石榴等长得特别好,还有一些归侨种上了香茅、黄姜等,用来自制咖喱招待来客。

颜达成和林鲁民都表示,华新路真正成为许多华侨的身心归宿,他们不仅人回来了,还带回国外的一些家具、用品,把在国外的一些生活方式也带回来了,丰富了华新路的文化底蕴。

▲华侨新村老别墅规划图(《厦门华侨新村设计图集》)

当时,有特种二款,甲种三款,乙种四款,丙种三款,以及公寓二款共14种户型供不同需求的华侨选择。价格也从最低的人民币8000元到最高的63500元不等。

▲厦门华侨新村设计图集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两岸对峙,厦门成了“海防前线”,城市的功能中心移至文化宫—中山公园一带。于1957年动工兴建的厦门首个华侨新村就规划在新的文化、政治轴心边侧—中山公园西门外。新村的道路以“华新路”命名,即“华侨新村”之略。

老厦门的风水宝地  
虽然,随着居民陆续搬走,老别墅被转卖、改造。细数华新路31栋别墅的现状,发现华侨后人仍在居住、未被改造或转卖的,仅有不到五分之一。但这里依旧是厦门的风水宝地,有着浓浓的老厦门氛围,但又远离老市区商业区的喧嚣。

不同于中山路、八市、厦港一带的老宅多藏匿于窄巷之中。建造于1950-60年代的华侨新村,道路规划更加宽敞有序,房屋密度也更低,每栋楼还带有独立的小院,种满了绿树和花草,居住环境令人欣羡。


▲华新路老别墅分布(底图为2000年厦门航拍,石磊 提供)

漫步于华侨新村,静谧安详而又不乏生机。满目翠绿与老别墅相依相缠,围墙上绽放着的花草。茂盛的洋紫荆、龙眼树、菠萝蜜、南洋衫等亚热带植物伸出墙外,弥漫着浓郁的南洋风情。

上世纪80年代,华新路还是电影最爱的取景地之一,“几乎每栋老别墅里都拍过电影”。

除了宜人的街道环境与尺度,华侨新村坐拥老城区的便利。

中山公园近在咫尺,宛若后花园。

往南不需穿越大马路遍可到达中山路、轮渡码头。往北就是溪岸路花鸟市场与第二市场,不但听得到鸟语,闻得到花香,还有老厦门地道小吃令人垂涎的香气。

▲俯拍中山公园(七喜 摄)

历经五十年的沉淀,华新路渐渐成为一种多元生活相融的魅力磁场。

老别墅们要么为华侨后人延袭居住,要么被改造成新生活领地,比如西餐厅、红酒馆、私房菜、咖啡馆、工作室、画廊等。

但更难得的是,老城生活的步调,仍在这里得以保持,传统的小吃,传统的文化,传统的景点,传统的居民,在这里毫不费力的日复一日的复刻着。

华新路32号 咖啡馆

早起听鸟鸣,午间喝茶去,黄昏去散步,城市原生态的生活,其实从走入华新路的瞬间便开始了。

老别墅,依然在默默讲述着它们的故事。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