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潭综合实验区
标题图
百年风雨铸辉 万千桃李竞芬芳 ——记平潭第一中学
2020-08-30 18:30 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从当年的“石厝房、黄土地”到如今新校园的“一环一廊三区”,从开办之初仅20多位学生到如今拥有4000多名莘莘学子……创建于1912年的平潭一中,历经毓贤小学、岚华初中、卫理联中、平潭初级中学、福建省平潭县第一中学等阶段,如今已走过了108年风风雨雨。

平潭一中(岚城校区)

再走进这所百年老校,新的生机已跃然眼前。初中部、高中部两个校区,犹如两朵并蒂莲花,占地近310亩,校园科学规划,硬件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怡人。作为福建省一级高中达标校,近年来,学校全体师生众志成城,励精图治,“教师敬业奉献,乐为人师;学生刻苦求索,合作创新”已是蔚然成风。校园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学校管理机制健全,办学特色凸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百年传承 造就了大批人才

桃李芬芳,俊才辈出。在百年的教育传承中,一代又一代平潭一中学子谨记“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的校训,走出了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融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可镁、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高名凯为代表的优秀人才,他们活跃在学术界、企业界、政界等行业,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教育之路上,我们始终强调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培养他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以优秀校友和先辈为榜样,努力刻苦学习,成长成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平潭一中校长游克星说。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学校坚持实施高效课堂,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应学校实际的课改教学模式。推进实施“名师工程”、“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做好以老带新工作。为了鼓励教师课题与学术研究,2015年9月,学校出台奖励机制,并且在评优评先、职称岗位晋级、绩效工资考评等方面予以适当奖励。三年来,平潭一中教师在核心刊物发表CN论文101篇,共有113人次参与省区级34个课题研究。此外,平潭一中教师在福建省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屡获佳绩。

正因为平潭一中有这样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学校励精图治,同舟共济,高中教学质量名列福建省一级达标校前茅。2010年和2012年高考,伊然同学、丁文婷同学分别摘取了福建省和福州市高考文科状元桂冠;2014、2015年高考,魏舒忆同学、林进同学录取北京大学。近三年,本科上线率每年平均为98.96%,本一上线率每年平均为63.02%;录取985、211等名校人数在130人左右……2020年高考,黄景亮同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全省仅25名的空军飞行员之一,是平潭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层层选拔录取的空军飞行员;林泽栋同学在港澳台考生中,高考成绩名列全国第15名,被北京大学录取;林谋成、郑叶萍同学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理科实验班和人文科学实验班录取。

此前,拿到空军航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黄景亮还特意来到平潭一中母校,感谢给予他帮助的老师和同学。“高三时心理压力较大,因为要平衡学习和空飞选拔的时间。一中的每位老师都很关心我,给我鼓励,给我指点,我很感激。”黄景亮说。

↑在平潭一中科技活动中,学生在安装“火箭”

夯实的基础 培育新人崭新貌

“我开始担任平潭一中校长时,条件很苦,校园里到处是黄土地,平日里尘土飞扬。一到下雨天坑坑洼洼,一脚踩下去,鞋底带起的黄泥比秤砣还重。围墙还是用煅烧贝壳灰砂粉抹的。但前几年离任时,校园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一中的新校区已经正在建设了。”老校长吴明云对平潭一中办学条件的变化深有感触。

近年来,实验区加大对本土教育的投入,平潭一中又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2017年9月,平潭一中高中部搬迁至新校区(岚城校区),原校区(北街校区)设初中部,实行一校两区管理,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也缩短了时间,如今已逐步趋向“互联网+”的互动模式。

走在校园里,富有特色的教学楼鳞次栉比。在宽敞的教室里,教师使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在现代化的体育馆,学生开展排球、篮球等室内体育运动;在校天文馆内,学生讨论着天文知识,操作着天文圆顶、折射望远镜、高精度赤道仪等天文设备;在体验VEX机器人室内,学生查看线路、调试机器、分组搭建简单的VEX机器人……

“课余时间,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设了平潭方言社团,既培养我的兴趣爱好,又提高我的创造能力。”已毕业的平潭一中学生翁展泓告诉记者,学校结合“实践与创新”的办学特色,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校本课程等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如乘东风再奋进,百年老校绽新颜。对于这所百年老校来说,“绽新颜”的不仅是硬件,还有软件——文化、素质教育建设。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学校办学特色之一。2010年2月,学校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并先后下设了8个工作室,开设了十多门创新与实践类校本课程,这些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为创新实践活动开展添砖加瓦,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培养兴趣,更好地科普人工智能知识,为有志于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提供基础教育的平台,在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选择方面提供帮助。”平潭一中副校长郑祯惠说,在近两三年内,将陆续创设创客工作室、AR和VR工作室,让学生有更多选择。

↑学生观看月偏食

新的征程 建设省示范高中

乾坤运转,岁月增华。

在办学历程中,平潭一中的“225”教学模式在全区示范推广,并承担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小片区”管理和城乡校际对口帮扶指导,曾与平潭流水中学结成城乡校际对口帮扶联盟;平潭一中与台湾建功高中结成姊妹学校,丰富了两校办学资源,开拓两校师生视野,为推动平潭一中和平潭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高考综合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科研课改意识,扩大参与面,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平台,不断探索和完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以生为本,有效教学”教研课题,继续深化高效课堂理念,完善高效课堂模式……

站在百年树人的新起点上,站在学校发展的新征程上,游克星感触更深。“平潭一中将紧跟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秉承‘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的校训,践行‘为学生立德求知提供平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理念,恪守‘文明和谐、务实创新’的校风,弘扬‘以生为本、追求卓越’的教风,坚持‘严谨认真、勤奋坚韧’的学风,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朝着省示范高中的目标迈进。”游克星说。

荣誉榜

近年来,平潭一中先后荣获“全国学校体育示范学校”、“全国学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第十二届省文明学校”、省“五一劳动奖状”、省“五一先锋号”、省先进教工之家、区第一届文明校园、区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大事记

●1912年

平潭第一中学创立,前身为毓贤小学初中班。开办初期,仅有学生20多名;

●1931年秋

毓贤小学初中班与创建于1917年的开宗小学初中班合并,取名“岚华初中”;

●1951年10月

改校名为“平潭初级中学”;

●1956年9月

改称为“平潭第一中学”,并增设高中班;

●1970年10月,

又更名为“平潭红心中学”;

●1977年

始恢复“平潭第一中学”名称;

●1999年

平潭一中起扩大规模,新建教学主楼、综合实验楼、塑胶田径场等;

●2016年

被认定为省一级高中达标校;

●2017年9月

平潭一中高中部搬迁至新校区(岚城校区)。现有两个校区,初中部位于北街校区,高中部位于岚城校区。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