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回到大唐,其实只要一碗茶的时间!
2020-08-31 15:57 茶道传媒

孟秋唐煎茶汤会


处暑过,转身就是秋天。犹记得仲夏,乌石山下,月明华屋。兰汤沐芳,茶风雅宋,佳人相见一千年。

孟秋至,凉意生。以茶之名,雅集鹭岛。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一盏颂唐风。



鹭岛,中山路。人流如织,人声鼎沸。

入婳境,大隐于市。一道门,隔开喧嚣。门内,茶器胪列,流光溢彩,鬓影衣香,古韵悠悠。恍然间,宛回大唐。

我有嘉宾,酌泉煎茶。中国著名化装艺术家杨树云应邀莅临茶汤会,分享过往点滴,并与佳人嘉宾一道,茗赏孟秋。于一盏茶汤中,感受唐风遗韵。


1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乐音袅袅,茶宴徐徐开启。

乐声止,但见四位佳人,手捧茶器,迈着款款莲步,渐次进入。她们头梳可爱的惊鸿髻,齐胸襦裙,摇曳生姿,文人笔下的簪花侍女,跃然眼前。纤腰微步,皓腕轻纱。衣袂闪动,香风缭绕。



十多件茶器,次第陈列,多为1:1复原的唐代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器。金光熠熠,美轮美奂。只消一眼,就倍觉惊艳,折射着大唐盛世的荣光。




2


主人入席,宾主坐定。

谦然君子,面容俊朗。他头戴黑幞头,身着金红地金龙纹圆领袍,足穿黑靴,端坐席前,眉宇之间,自有一种王侯气象。

旁坐一贵妇,发髻高挽,雕缋满眼。一朵真丝烫花绿牡丹,“绽放”髻上,再饰以孔雀正冠、鹦鹉对簪、大雁步摇,尽是珠光宝气。



云想衣裳花想容,服饰亦是高贵有余。桑蚕丝绿鸳鸯大袖衫,织锦团花诃子裙,帔帛缠绕。一颦一笑,端庄大方。

红男绿女,是唐代流行的服饰风格。盛装之下,亦可见唐人雍容华贵的审美趣味。

众宾客,分坐两边,或凝目赏器,或并肩低语,容与闲雅。



3


炭火明灭。夹取紫笋茶饼,靠近炭火,翻动炙烤。紫笋茶,乃唐代上品贡茶。茶会所选紫笋茶,乃依古法蒸制,以寄思古之情。

片刻,饼热,散发清香。置于茶臼,趁热捶捣,碎裂成块。以纸囊贮之,保温保香。

一侍女,拈取数枚碎茶块,置于花鸟纹银茶槽子中。纤纤素手,轻握碾子,来回滚动。渐渐地,茶细如尘,此正是“黄金碾畔绿尘飞”。另一侍女,则将茶块置于青石茶磨上。轻转磨石,绿尘细细。



轻拂绿尘入银碟,再以飞天仙鹤纹壸门座银茶罗子筛分,贮于龟形银盒备用。唐人备茶之精细,可见一斑。



诸侍女,低眉颔首,眼眸如星。粉黛柳眉,加之花钿映衬眉宇,七分柔媚,三分优雅。


4


女主备茶,男主煎茶。

交床上,置一茶鍑,活火烹泉。陆子云,煮茶有“三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每一沸间,间隔极短,稍有疏忽,则影响茶汤滋味。煎茶全程,男主的动作,干净利落,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应是深得煎茶三昧。



茶汤会过半,忽闻窗外细雨滴答。一时间,淅沥雨声,与鍑中泉鸣声协奏交响。宾主皆凝神静气,心无旁骛,更添静谧的气氛。



5


此情此景,如梦如幻,不知今夕何夕。

男主执长柄银杓,舀茶汤,以梅子青釉温壶盛之。盛毕,酌茶于盏中,令沫饽均。或琉璃茶碗,或影青花口茶盏。对于汤色,宋人贵白,唐人尚青,故诗文多以“绿”、“翠”、“碧”等字来形容,陆子对类冰似玉的越窑青瓷推崇备至,青瓷能为茶汤平添几许春色。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琉璃茶碗,晶莹剔透。盛以茶汤,冰清玉洁,内外明澈。

碧玉瓯中翠涛起。茶汤珍鲜馥烈,宜趁热饮用。徐啜,入口微涩,继而回甘生津,顿觉鲜醇甘美。

啜茶汤,赏汤花,活色生香,惬意非常。



6


连饮两碗,乐声再起。一曲《伎乐天》,以酬嘉宾。卿卿佳人,翩翩起舞,敦煌壁画中的“香音之神”——伎乐天的形象,尽是如此鲜活生动!

鍑中泉鸣,添茶续饮。盏中茶汤,清鲜醇爽,味之隽永。



嘉宾们兴致盎然,意犹未尽。佳人善解人意,再次踏歌而舞。一曲《采薇》,将人们的思绪带到更久远的先秦时代。

雨脚歇,盏底现。细嗅,温熟的炭火香,交织着淡雅的花香,潆洄缠绕。乐音绕梁,筵席不散。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椀面。”隔着千年的时空,在茶汤的香色里,在佳人的倩影中,我们望见了大唐最华丽的身影。



#后记#

茶会现场,主办方邀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中国著名化装艺术家杨树云老师。《红楼梦》(1987年版)《唐明皇》《杨贵妃》《武则天》《贞观长歌》等经典古装剧中主要人物的妆容,均出自他之手。

从事化妆事业数十年来,完成过近百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的造型设计及实施工作。他还是一位资深的唐代历史文化学者,他对敦煌现存的3000多个人物形象进行深研后,从中提炼出唐人的审美意识,为他丰富的发型与妆容创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茶汤会进行过程中,他一直目不转睛地打量着每一个形象,对其亲传弟子、入婳境创始人唐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茶会举行当天,恰逢入婳境汉服体验馆中山路分馆正式开幕,参会嘉宾也多是汉服爱好者。杨树云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有很多种,茶可以是,汉服可以是,化装也可以是。

他希望,有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加入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齐心协力,把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下去。

唐歌也表示,今后还会陆续策划出品这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茶会,并融入香道、插花等文化元素,敬请期待。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