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投产。图为焚烧发电厂一、二期工程,右侧为二期建筑。
国庆前夕,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顺利实现满负荷运行,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和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为厦门垃圾分类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建设高颜值厦门提供坚实保障。
能力强
年处理垃圾54.75万吨 提供绿色能源2.5亿度电
焚烧发电厂内部。
由厦门市政集团下属的厦门市环境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能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设计处理能力1500吨/日,是我市第五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目前处理规模最大的一座。
项目自2018年11月开工以来,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市市政园林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政集团的领导下,环能公司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理念,紧扣目标节点,全面加强统筹,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在今年国庆前如期完成各项调试任务,顺利投产。
“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采用国际一流机械式炉排炉工艺,配套2台18兆瓦汽轮发电机机组,可以实现日发电70万度,相当于2000个家庭4个月的用电量,预计每年处理生活垃圾54.75万吨,每年提供绿色能源约2.5亿度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0万吨。”环能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投产后,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了4350吨/日,再加上现有的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市生活垃圾非填埋处理能力达到5650吨/日,预计到今年底,我市将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标,比国家住建部要求的2023年提前3年。
颜值高
严格控制烟气排放 清洁焚烧保护生态
先进的中控平台。
汽轮发电机。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垃圾处理项目总是和“臭”字沾边。但是,如果您走进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这样的印象一定会被彻底颠覆。厂区内绿植环绕,几乎闻不到垃圾的味道,再加上各种高大上的设施设备,现代化的中控大厅,让人仿佛置身于写字楼内。
“我们让垃圾焚烧发电厂也能飘出咖啡香。”环能公司负责人说。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按照清洁焚烧的要求,在环保方面投入力度大,烟气净化处理采用“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湿法+SCR”组合工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烟气处理工艺,其处理后的烟气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及地方的现行标准,甚至优于欧盟执行标准,“可以这么说,焚烧一吨垃圾产生的烟气污染,比抽一根烟还要小。”
垃圾焚烧后剩下的炉渣,还能用于制作砖块、路缘石等建材产品,实现再生利用。
(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江慜婕/文 林铭鸿/图)
【揭秘】
垃圾如何发电?
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处理的是垃圾分类后的“其他垃圾”,也就是俗称的“干垃圾”。据介绍,垃圾在温度达上千度的焚烧炉内焚烧,产生的热量将余热锅炉内的水加热成蒸汽,蒸汽经管道输送到汽轮机内做功,将热能转化成动能,推动发电机转子转动,再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发电机发出的电经国家电网输送到各用电客户,进而实现“变废为宝”。
【提醒】
市民垃圾分得好 焚烧发电效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能否做好垃圾分类,将直接影响到垃圾焚烧发电的效率,关系到生态大局。
“得益于厦门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准确率逐年提升,进入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含水量大大下降,热值也就更高。”环能公司负责人说,“垃圾分类后,垃圾的热值、吨垃圾发电量都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